2025-10-310次瀏覽來源:網絡
留學生成功落戶上海后,可以享受多項政策福利。例如,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有機會獲得最高50萬元的資助金;可購買一輛免稅車;在浦東新區創業的留學生能申請15萬元的創業資金。部分區域還提供住房補貼,虹口區最高補貼1.5萬元,長寧區最高補貼4.5萬元,徐匯區和松江區則為留學生提供每月1000至2000元不等的人才公寓住房補貼。 上海的人才政策為留學生提供了清晰的落戶路徑,但相關細則會適時調整。以下是根據當前政策梳理的留學生落戶上海的主要要求。 留學生落戶上海的學歷與社保要求 留學生申請落戶上海,需滿足相應的學歷背景和社保繳納條件。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: 一、繳納6個月社保和個稅,基數符合上海市平均工資標準 1、國(境)外高校博士學位獲得者,累計在外學習時間不少于1年;中外合作辦學、聯合培養等性質的博士學位畢業生,累計在外學習時間不少于180天。其中,畢業于境外高水平大學(通常指世界排名前500的高校)的博士,可直接申請落戶,無需社保和個稅要求。 2、國內“雙一流”大學本科畢業生,獲得國(境)外碩士學位,繳納6個月社保和個稅,基數符合上海市平均工資標準。 3、國內非“雙一流”大學本科畢業生,獲得國(境)外高水平大學(指上海人社局確認并發布名單內的世界排名前500高校)碩士學位,繳納6個月社保和個稅,基數符合上海市平均工資標準。 4、在國(境)外獲得本科學歷和碩士學位,均需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,不強制要求院校屬于高水平大學,繳納6個月社保和個稅,基數符合上海市平均工資標準。 5、畢業于國(境)外高水平大學(類似舊政策中的世界排名前500高校)的本科生,繳納6個月社保和個稅,基數符合上海市平均工資標準。 6、在國內取得碩士或以上學歷后,到國(境)外高校、科研機構進修或做訪問學者滿1年,繳納6個月社保和個稅,基數符合上海市平均工資標準。 二、繳納1年社保和個稅,基數達到上海市平均工資的1.5倍 1、獲得國(境)外本科學歷或碩士學位(非高水平大學),其中本科學歷要求境外學習時間不少于2年,碩士學位要求境外學習時間不少于半年(不含大專、HND起點、國內計劃外招生的合作辦學及轉學分形式)。 2、中外聯合培養性質的畢業生,應同時獲得國內和國(境)外學歷。若由境外學校錄取并在國內校區或分校學習,境外學習時間和獲得的學分不低于總學習時間和總學分的50%;若利用暑假在國內通過非學歷教育獲得學分,境外學分不低于總學分的80%。 關于回國時間與首份工作地的調整 現行政策對留學生回國后的時間窗口和首份工作地做出了優化。留學生需在回國后2年內來上海工作,并持續在上海繳納社保和個稅,即具備落戶資格。政策不再要求首份工作必須在上海,也不要求在2年內完成社保累積或落戶申請。 可直接落戶的四類人才 1、在國(境)外高水平大學、知名科研機構擔任副教授、副研究員及以上職務; 2、在世界500強企業擔任高管的高級管理、技術或科研人員; 3、經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的高層次留學人才; 4、畢業于境外高水平大學的博士學位獲得者。 以上四類人員來上海全職工作后,無需繳納社保或個稅,可直接申請落戶。 工作半年后可落戶的兩類人才 1、高新人才:屬于“上海科技創新職業清單”內用人單位的員工,且從事本市重點產業、重點區域或緊急緊缺專業工作。 2、自主創業人員:擁有專利、科研成果或專有技術來上海創業的留學生。具體要求包括:作為企業負責人或團隊核心成員(一般不超過3人);企業正常運營并至少招用1名員工(不含負責人本人);企業注冊資金不少于50萬元人民幣(實繳);留學人員企業負責人為第一大股東,個人股份一般不低于30%。 以上兩類人才繳納6個月社保和個稅后,可以申請落戶上海。 關于疫情期間政策的說明 此前為應對疫情發布的階段性人才支持政策,例如針對世界排名前50名和51-100名院校畢業生的特殊落戶條款,已于2023年6月結束。當前留學生落戶上海的政策,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20年印發的《留學回國人員申辦上海常住戶口實施細則》為基礎執行。 很多留學生在規劃落戶時,都會關心自己的學校是否在認可名單里、回國時間是否還在有效窗口、工作單位的資質是否達標。這些條件看似獨立,實際上是環環相扣的,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偏差都可能影響申請進度。凡圖人才咨詢專注上海落戶政策服務十多年,熟悉留學生落戶的各類審核細節,能夠為你提供免費的初步評估,幫你判斷院校資質、測算回國時間、篩查單位資質,識別材料準備中的常見風險點,讓你對申請路徑有更清晰的判斷。 不確定你的畢業院校是否符合上海留學生落戶要求?聯系凡圖咨詢顧問,免費獲取一對一落戶路徑初步評估服務。